《麻省理工科技评论》“50家聪明公司”报名进行中

2023-06-21 15:00:56 来源:DeepTech

We are on the cusp of a new convergence, with discoveries in biology coming together with engineering to produce another array of almost inconceivable technologies―next-generation products that have the potential to be every bit as paradigm shifting as the twentieth century’s digital wonders.

我们正处于一个新的融合时代——生物学与工程技术的融合。正如数字革命在 20 世纪对人类社会所产生的颠覆性影响,生物与工程的结合将是下一个创造奇迹的领域。


【资料图】

——苏珊·霍克菲尔德(Susan Hockfield)教授,麻省理工大学前校长

生物制造是以生物技术为核心手段,利用酶、微生物、细胞等,结合化学工程技术,实现特殊化学品和化合物的合成制造。

生物制造是生物基产品实现产业化的基础平台,也是合成生物学等基础科学创新在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具体应用。

生物制造作为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制高点之一,正在变革物质生产方式, 实现生产原料、制造工程、产品性质的重大革新,因此被视为制造领域一次新的“工业革命”,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

2022 年 9 月 12 日,美国启动了“国家生物技术和生物制造计划”,将投入20 亿美元以促进美国生物技术创新、提升生物制造能力。

今年 3 月,美国白宫发布题为“美国生物技术和生物制造的明确目标”的报告,进一步阐述上述“计划”的具体目标,突出生物技术和生物制造带来的可能性。

报告中,拜登政府提到了实现生物经济的长期目标,包括在 20 年内用生物基替代品取代塑料和商业聚合物,取代 90% 以上的塑料;通过生物制造方式满足至少 30% 的化学品需求;通过合成生物学、生物制造、工程化生物方式扩大细胞疗法规模,并将制造成本降低 10 倍;在 7 年内减少农业甲烷排放 30%;在 5 年内,对 100 万种微生物进行基因组测序,并了解至少 80% 新发现基因的功能。

我国《“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也明确将 生物制造作为生物经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向。

“规划”中针对生物制造具体提出“依托生物制造技术,实现化工原料和过程的生物技术替代,发展高性能生物环保材料和生物制剂,推动化工、医药、材料、轻工等重要工业产品制造与生物技术深度融合,向绿色低碳、无毒低毒、可持续发展模式转型”。

生物制造成为生物经济的重点发展方向,将推动生物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生物制造技术推动了物质生产方式的变革,其应用也将带来巨大的碳减排效益,将会在能源、化工、医药和农业等众多领域改变世界工业制造格局。

生物制造可实现化学品的可持续生产, 理论上所有的有机化学品都可通过生物法合成。

生物制造可以利用天然可再生原料,实现化学过程无法合成或者合成效率很低的石油化工产品的生物过程合成,促进二氧化碳的减排和转化利用,构建出工业经济发展的可再生原料路线。

目前,生物燃料乙醇、重大化工产品 1,3-丙二醇、生物可降解塑料聚乳酸和聚羟基烷酸酯等生物基产品已经实现规模化制造,聚酯材料、橡胶、合成纤维等传统石化基高聚物单体的生物合成技术不断创新。

生物制造通过“生命改造”的方式实现药物的生物合成和新型药物的创制。

以抗疟药物青蒿素的生产为例,传统模式是通过种植黄花蒿,经过 18 个月生长周期才可进行提取。而利用基于合成生物学的先进生物制造技术,可以构建一个人工酵母菌,通过工业化发酵的方法在几周内大量生产青蒿素。

而近年来,得益于先进生物制造技术的突破和产业化应用,基因疗法、免疫细胞疗法、溶瘤病毒等新型药物和治疗方式层出不穷。

生物制造有望颠覆未来农产品供给模式。 我国科学家从头设计构建了非自然的人工固碳与淀粉合成途径,国际上首次在实验室实现了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人工从头全合成,能量利用效率和碳固定速率超越玉米淀粉合成途径,突破了自然光合作用局限,使淀粉生产从传统农业种植模式向工业车间生产转变成为可能。

公司作为生物制造产业的主力军和主要参与方,肩负着将生物技术推向产业化的历史任务和使命。如何将创新的生物技术与制造业相结合,实现物质生产方式的变革,是生物制造产业和生物经济给出的宏大命题。聪明公司将凭借着自己强大的技术实力和商业创新能力,面向这个历史命题,给出自己的解决方案。

自《麻省理工科技评论》成立之初,就一直关注那些 正在颠覆现有格局并创造新的市场机会影响人类社会的技术, 以及那些 正在从实验室走向市场即将商业化的技术。 在此基础上,也高度关注将这些技术落地,并用这些技术影响我们生活的聪明企业。

这些推动技术商业化、支撑创新人才实现梦想的企业正是《麻省理工科技评论》寻找的“聪明公司”。 自 2010 年起,《麻省理工科技评论》每年都会从全球科技公司中评选出 “50 家聪明公司”(50 Smartest Companies,简称 TR50), 以此洞见未来科技版图的构成。

2018 年,“50 家聪明公司”正式落地中国,从中国视野和中国立场面向全球寻找和甄别那些可能会影响世界的聪明公司。在过去的几年里,《麻省理工科技评论》中国分别以 “中国支点” (2019 年)、 “中国聚力” (2020 年)和 “中国引领” (2021 年)为概念完成评选。2023 年,我们将继续在可持续发展的基调下,在世界范围内寻找关注 “In China、By China、For China” 的新兴技术创新型商业力量。

往届“50 家聪明公司” 入选名单官方发布:

‍https://mp.weixin.qq.com/s/sZHeDDK25mtr8hh9sw7zJg‍

https://mp.weixin.qq.com/s/PNZog_YVHfqegCvpJxJkSg

https://mp.weixin.qq.com/s/kU3sYz5--yol5eMlIkUHOA

《麻省理工科技评论》“50 家聪明公司”官方申请入口:https://tr50.mittrchina.com

标签:

推荐阅读>